一直以來,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高成本、低效率成為整個物流行業面臨的一大痛點,嚴重制約著國民經濟動脈系統的流轉。2015年“互聯網+”快速崛起,在這個風口上,物流行業企業也積極運用互聯網思維和信息化手段,加快傳統物流行業轉型升級。而“互聯網+物流”的出現,無疑為整個物流行業帶來了一個新的轉折點,注入了一股新的春風。
嗒嗒速配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創始人陶功友曾任某建材公司的董事長,由于信息的不對稱使之深感其弊。在經過長時間的市場調研之后,陶功友拉上了他的小伙伴們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商業模式,圍繞著互聯網、大數據、物流等幾方面展開了全面規劃和設計,并對多方資源進行整合,打造出了一個開放、便捷、高效的公路運輸服務平臺。實現了貨源、車源和物流服務等信息的高效匹配,為貨主、車主、司機、區域服務商等不同用戶群體,定制了貼心高效的信息化服務。
據數據顯示,公路物流占據中國物流總運量的75%以上,而由于信息不對稱使得與此相關聯的中國3400萬輛物流卡車的空載率高達40%以上。究其原因,信息不暢導致貨運車空載率高,現代物流將比拼的是信息化和供應鏈。而在嗒嗒配貨這個平臺上,貨主和車主無需通過物流小黑板或是現場交易,只需點擊手機屏幕即可搜羅最新最全的物流信息,并根據自己的需求在系統上發布實時和預約兩種模式的消息,系統通過智能派單加搶單競價的模式,對車源、貨源信息進行匹配。如此一來,不僅大大節省了等待的時間成本,更是有效地降低了貨運空載率,提高了供應鏈效率,從而降低物流成本。
除去信息不對稱之外,貨運行業的一個頑疾便是誠信缺失。嗒嗒配貨平臺上搭建的誠信交易服務體系,就是針對這一痛點,通過平臺實名制、平臺擔保、實時跟蹤、在線支付、誠信首賠制度和雙方互評等監管體系,集中解決物流行業誠信缺失的問題。
“在整個物流行業,各種‘跑路’的現象時有發生。平臺搭建的服務體系便是讓車主和貨主進行實名認證,智能匹配車源、貨源之際,為杜絕發布虛假消息,會對車貨雙方凍結誠信保證金。同時,貨主可在選車時,進行在線投保,由平臺進行擔保。這樣的情況下,在交易的過程中若是發現違約現象,平臺進行仲裁,將違約方的誠信保證金賠付給對方。若是在交易過程中出現車主跑路,或是發生糾紛以及貨品在運輸途中損壞等現象,平臺即啟動先行賠付機制,讓貨主省心無憂。”嗒嗒配貨創始人陶功友表示,運輸完成之后,嗒嗒配貨還支持雙方互評功能,使雙方的誠信清晰可度,從而進一步保障貨物運輸的安全。
貨運過程中的問題解決之后,便是信用支付問題。在傳統支付模式下,收貨方需要同時考慮貨物安全和資金安全兩方面問題,而嗒嗒配貨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支付模式,讓車主、貨主雙方吃下了一顆定心丸。除卻各項監管體系外,平臺還采取線上線下兩種支付方式,一則貨主不用擔心貨物安全問題,二則方便異地車主收取貨款,實現了貨主收貨資金安全、車主運費及時收取、企業信用運費等多方共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