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自大連港始發的中歐班列貨運量達1.5萬標箱,同比增幅226%。
據滿洲里海關統計,自2013年第一班中歐班列開通以來,經滿洲里鐵路口岸的跨境班列線路已達28條,進境班列線路10條,每年有3000萬噸中國貨物在這里通關。大連港中歐班列起步稍晚,第一條中歐班列線路2016年1月才正式運營,但是不到兩年的時間已悄然實現“超車”。
大連港中歐班列為何受青睞?因為“速度快”
從亞洲到歐洲有多條物流通道:一是走海運,繞馬六甲海峽到達歐洲;二是從俄羅斯東方港啟程,坐火車穿越新西伯利亞到達歐洲; 三是從大連港啟程,借中歐班列過境滿洲里到達歐洲。
對于一家韓國企業來說,從韓國抵達歐洲,走海運,需要50天;選擇大連港中歐班列,只要20天至25天。大連港開辟的中韓俄國際物流通道,在速度上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總部位于莫斯科的全球集裝箱物流是俄羅斯主要貨運公司之一,目前擁有6000個集裝箱,是大連港集團的合作伙伴之一。總經理維爾琴斯卡雅·葉蓮娜說:“從大連港到莫斯科只用12天,這是之前無法想象的,客戶對這條線路評價非常高。”
對于電子、汽車等行業來說,物流時間的減少意味著資金周轉更快,捕捉市場機會的效率更高。正在全力開辟俄羅斯市場的韓國大宇電子莫斯科分公司總經理楊忠錫告訴記者,大宇電子就是受益企業之一。
作為一個正在成長的物流新選項,大連港有遍布世界的航線網絡、現代化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豐富的國際中轉貨源、國家海鐵聯運示范港等諸多優勢,已經成為全球物流中的一條“高附加值通道”。
大連港中歐班列為啥那么快?因為“有直通”
圍繞貿易便利化,大窯灣檢驗檢疫局在監管方式上進行了大膽改革。過去按票、按箱申報,現在企業按列申報;以前是事前申報,現在變成了事后申報; 以前檢驗檢疫是隨機抽查,現在變成了風險控制,大部分貨物直通直放。
滿洲里檢驗檢疫局車站辦事處工作人員王新告訴記者,目前滿洲里與大窯灣檢驗檢疫部門“互為口岸”,即企業報檢、檢驗、放行,可以選擇大連、滿洲里兩個口岸中的任何一個進行,結果互認。雙方還建立了熱線機制,遇到問題可隨時溝通,大大減少了企業的等待時間。
大窯灣海關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口岸海關,通關大廳設立了專門的中歐班列窗口,實行一站式通關,24小時“預約通關”。
在滿洲里,一棟鐵路聯檢大樓集合了滿洲里海關、檢驗檢疫、車站三個部門,三家單位一個屋檐下辦公,企業“一站式”辦理全部手續。
滿洲里海關駐車站辦事處工作人員許雪猛說,辦事處設立了審核專崗,專門負責驗放中歐班列。來自大連港的重點班列,優先接受申報、優先審核、優先放行。為了讓班列盡快通關,滿洲里海關改變了監管方式,比如檢查前移到鐵路線,實行夜間通關驗放等,為企業節約了時間和成本。
在城市道路中,為了最大限度提升通行效率,信號燈系統會根據車流、速度等參數,優化紅燈和綠燈時間,機動車能享受到一路綠燈的“綠波帶”。記者感到,在大連港到歐洲的9000多公里的行程中,東北“三互”大通關相當于為中歐班列創造了一條不減速的“綠波帶”。
企業發展了,中歐班列同樣受益。以前,很多中歐班列去程貨物多,回程貨物少,“重去輕回”造成運營成本偏高。今年以來,大連港中歐班列的回程貨物同比增長了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