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原產地證產品備案誤區
原產地證書具有享受國際貿易中關稅優惠待遇的作用。因此,它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就顯得尤為重要。簽證人員為判定原產地申報的真實與否,通常會對生產企業申報的產品信息進行實地簽證調查。而產品電子備案工作就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針對原材料成分相同、生產工藝、加工工序相同的一類產品進行一次性調查、一次性認定產品成本明細,實現全國電子信息共享,便利企業簽證的優惠措施。但是,在進行產品備案調查的實際工作中,筆者卻發現一些申請企業存在以下誤區。
誤區一:對申請原產地證產品備案的主體單位的理解存在誤區。一些企業認為只要是產品的出口方都可以進行產品備案的申請。殊不知雖然原產地綜合服務平臺上對產品預審的申請沒有設置,所有原產地證備案企業均可以在系統錄入信息,進行申請,但在實際工作中,只有生產企業向屬地檢驗檢疫機構提出對所生產的產品備案申請才是可以執行并有意義的。貿易公司本身并不能展現產品生產、加工的全流程以及對原材料及零部件的真實情況。因此,并不具備申請原產地證產品備案的條件。還有一些企業在購買產品之后只是對最終產品進行了簡單的包裝更換,從事了實際出貨的工作,就申請進行產品的電子備案,這與貿易公司申請產品備案的認定情況相同,都不能作為產品備案的主體單位。
誤區二:對原產地價值成分的判定存在誤區。一些企業認為從國內收購的原材料和零配件就必定屬于國產原料。其實在簽證人員的調查工作中,會對申報產品備案的所有原材料和零配件進行原料追溯,從購買發票,包裝、標志等方面認真判斷其原產地成分,確保最終原產成分的真實準確。例如:某企業的采購零件為國內保稅區就填寫此零件是國產成分,而在實際調查過程中發現保稅區內企業購買該零件的票據為日元結算,經倉庫核驗原料外包裝清楚注明為日本生產制造,那么該零件理所應當地應被歸為進口成分。
誤區三:對出口產品外包裝及銘牌的標識存在誤區。一些企業認為既然產品的原產價值成分已判定清楚,最終出口產品的外包裝和銘牌可以任意標識,都不會影響到產品的原產地證簽證。而恰恰是外包裝及銘牌的標識不清,會在貨物清關時影響到海關對該產品的原產地認定,從而影響到進口商能夠享受的關稅優惠。例如:中國生產的某機器設備外包裝上注明是英國生產,又提供了該設備為中國原產的原產地證書,進口國的海關必定會對此設備的原產成分情況疑竇重重。所以,請企業在按照國外客商的要求加帖標識時三思而行,對于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加貼要求請勿輕易答應。而另外一些企業,至今仍存在盲目崇尚國外產品的思想,隨意加施國外生產的標識,其目的竟然是為了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在中國制造逐漸走強的今天,再次提醒廣大原產地證申辦企業要依實申報,否則就是弄巧成拙,不僅沒有實現提高產品聲譽的初衷,反而會造成虛假標識,影響企業誠信度,同時也讓國外收貨人損失了本來應該享受到的優惠關稅,后果極為嚴重。
因此,原產地證簽證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通過免費培訓、面對面宣講、新媒體推介等多種形式向原產地證產品備案企業普及備案知識,而簽證企業也應對此高度重視,給予認真配合,切實維護產品備案信息的有效性、準確性。
誤區一:對申請原產地證產品備案的主體單位的理解存在誤區。一些企業認為只要是產品的出口方都可以進行產品備案的申請。殊不知雖然原產地綜合服務平臺上對產品預審的申請沒有設置,所有原產地證備案企業均可以在系統錄入信息,進行申請,但在實際工作中,只有生產企業向屬地檢驗檢疫機構提出對所生產的產品備案申請才是可以執行并有意義的。貿易公司本身并不能展現產品生產、加工的全流程以及對原材料及零部件的真實情況。因此,并不具備申請原產地證產品備案的條件。還有一些企業在購買產品之后只是對最終產品進行了簡單的包裝更換,從事了實際出貨的工作,就申請進行產品的電子備案,這與貿易公司申請產品備案的認定情況相同,都不能作為產品備案的主體單位。
誤區二:對原產地價值成分的判定存在誤區。一些企業認為從國內收購的原材料和零配件就必定屬于國產原料。其實在簽證人員的調查工作中,會對申報產品備案的所有原材料和零配件進行原料追溯,從購買發票,包裝、標志等方面認真判斷其原產地成分,確保最終原產成分的真實準確。例如:某企業的采購零件為國內保稅區就填寫此零件是國產成分,而在實際調查過程中發現保稅區內企業購買該零件的票據為日元結算,經倉庫核驗原料外包裝清楚注明為日本生產制造,那么該零件理所應當地應被歸為進口成分。
誤區三:對出口產品外包裝及銘牌的標識存在誤區。一些企業認為既然產品的原產價值成分已判定清楚,最終出口產品的外包裝和銘牌可以任意標識,都不會影響到產品的原產地證簽證。而恰恰是外包裝及銘牌的標識不清,會在貨物清關時影響到海關對該產品的原產地認定,從而影響到進口商能夠享受的關稅優惠。例如:中國生產的某機器設備外包裝上注明是英國生產,又提供了該設備為中國原產的原產地證書,進口國的海關必定會對此設備的原產成分情況疑竇重重。所以,請企業在按照國外客商的要求加帖標識時三思而行,對于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加貼要求請勿輕易答應。而另外一些企業,至今仍存在盲目崇尚國外產品的思想,隨意加施國外生產的標識,其目的竟然是為了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在中國制造逐漸走強的今天,再次提醒廣大原產地證申辦企業要依實申報,否則就是弄巧成拙,不僅沒有實現提高產品聲譽的初衷,反而會造成虛假標識,影響企業誠信度,同時也讓國外收貨人損失了本來應該享受到的優惠關稅,后果極為嚴重。
因此,原產地證簽證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通過免費培訓、面對面宣講、新媒體推介等多種形式向原產地證產品備案企業普及備案知識,而簽證企業也應對此高度重視,給予認真配合,切實維護產品備案信息的有效性、準確性。
下一篇:國際空運知識匯總
上一篇:到2030年成都將有13條放射狀干線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