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中蒙俄經濟走廊”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強勁“舞動”,我省對俄口岸建設迎來了嶄新的發展機遇,口岸通道規模不斷擴大,區域物流中心強勢崛起。
我省與俄羅斯有2981公里邊境線,15個邊境口岸有7個常年開通,便利的鐵路、公路交通,跨境江海聯運、陸海聯運通道基本建成,11個機場輻射國內外,形成了跨境綜合交通運輸網絡,為口岸通道建設、區域物流中心打造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加快跨境橋梁、道路、口岸三大基礎設施和航空、陸路、水運三大交通體系建設,打造區域物流中心,是我省建設龍江陸海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工作之一。
加快通道建設打通物流瓶頸
“通道興則產業興,產業興則城市興”。近年來,綏芬河市發揮鐵路優勢和毗鄰俄羅斯東方港和納霍德卡港的地緣優勢,既常態化運營了“中俄外”模式的跨國聯運,也在“中俄中”模式的內貿跨境運輸上開拓了新路。
綏芬河市海鐵聯捷貨物運輸公司的7個集裝箱,由綏芬河出境直接抵達俄羅斯東方港,標志著綏芬河市在陸海聯運大通道建設中取得突破性進展,彌補了我省沒有出海口的先天不足。據介紹,過去企業由綏芬河口岸將貨物發往上海、廣州方向一直采取國內運輸模式,運輸周期15~17天左右,而“中外中”模式將運輸周期縮短5~10天,運輸費用減少10%。
“中—俄—外”、“中—俄—中”模式下的借港出海,也使一些南方企業打破物流瓶頸,將商品通過綏芬河運往俄羅斯遠東地區直至莫斯科以及歐洲地區,讓原本屬于全國交通網絡“神經末端”的邊境城市綏芬河,成為通海達洋、通歐達亞的樞紐城市,并因此吸引了相關國家物流企業和相關部門關注的目光。
如今,法國達飛物流公司、俄羅斯梅港物流運輸公司,黑龍江陸海通道貨物運輸代理有限公司、綏芬河市海鐵聯捷運輸公司,都紛紛投身于大通道運營當中。與此同時,環日本海研究所還派工作人員對首次運往日本的兩個集裝箱進行全程跟蹤,并積極推動大通道的常態化運營。
黑河市也在積極打造俄布市—黑河—哈爾濱貿易通道和布市—黑河—大慶能源通道。當前,主要是按照中俄雙方2014年7月初共同議定的時間結點加快推進黑龍江公路大橋和跨江索道,黑龍江公路大橋6月1日開工建設,跨江索道9月1日前開工建設。爭取建設北安至五大連池、韓家園子經呼瑪至黑河、孫吳經遜克至烏伊嶺沿邊鐵路,形成東北地區面向俄遠東及東北亞新的交通走廊。加快推進五大連池機場建設,爭取將黑河港升級為國際航空港,開通連接俄羅斯內陸城市的國際航班。
提升口岸通關能力,進一步完善黑河、遜克口岸基礎設施。加快黑龍江大橋橋頭口岸區域規劃和建設工作,建設1萬平方米旅檢大廳、1萬平方米貨檢大廳和5000平方米聯合報關報檢大廳。
積極推進跨江索道橋頭口岸區域的規劃建設,建設3000平方米旅客大廳、300米封閉通道和岸上工程。實施遜克口岸碼頭擴建二期工程,啟動糧食專用口岸建設。
近年來同江市堅持通道先行,重點建設了三條大通道:水路,東西兩港共有12個泊位,吞吐能力達460萬噸,已成為我省水運第一大港;公路,“同三”高速公路將同江并入全國公路網,建設了中俄界江第一座浮箱固冰通道,使同江與俄下列貨物運輸只需5分鐘,實現了同江口岸真正意義上的四季通關;鐵路,同江鐵路已并入東北鐵路網,同江中俄跨江鐵路大橋開工建設,進展順利。目前同江在通道建設上將全面提速,重點建設“一橋、兩港”。“一橋”,建好中俄界江上第一座跨江鐵路大橋。“兩港”,建好東、西兩港。再建20個深水泊位,未來同江口岸吞吐能力將達到3300萬噸。
東寧縣與俄方密切合作,積極推進東寧口岸界河大橋、東寧至烏蘇里斯克鐵路等項目建設,確定能源化工、糧食、木材、寶玉石、食品作為今年東寧縣對俄經貿合作的五大重點領域。以項目建設為載體,盡快由“過境通道”向“通道經濟”轉變。據介紹,近期東寧縣將積極推進東寧至烏蘇里斯克鐵路、東寧至綏陽鐵路改造升級、東寧口岸界河大橋、東寧至琿春鐵路和高等級公路、東寧口岸貨運7天工作制等項目建設。
建設物流園區完善物流體系
在借助“通道經濟”發展上,東寧縣以暢通龍江陸海聯運國際物流通道,建設“龍江絲路帶”上便捷高效、成本優化、物暢其流的樞紐站為目標,重點發展口岸物流、工業物流、涉農物流。制定完善符合我省跨境物流體系的東寧跨境物流園區發展規劃,引導現有優勢企業靠大聯強、抱團發展。以大企業為龍頭積極組建大型商貿物流企業聯盟,加快建設現代化智能物流產業集群。利用東寧互市貿易區保稅物流中心享有的入區出口退稅政策,保稅倉儲、簡單加工、增值服務、國際物流配送、國際中轉、轉口貿易等口岸功能的優勢條件,為有需求的客戶和企業提供輻射國內外的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性保稅服務。并開辟集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區、電商辦公區、商品展示區、查驗分揀區和商務休閑區為一體的中俄(東寧)跨境電子商務中心,進一步完 善東寧口岸物流和電子商務服務體系。
綏芬河邊境經濟合作區內的國際物流產業園正在積極建設中,將重點發展物流倉儲、物流加工、物流中轉、集裝箱辦理等業務,打造多功能現代化物流體系。計劃投資16億元,年設計國際標準集裝箱運輸能力為20萬個、散裝貨物400萬噸。目前,鐵路部門已同意將寬標軌引入園區,中鐵集裝箱集團規劃將園區列為國家重點集裝箱專用站。
同江市也在不斷完善口岸商貿物流體系,去年開通了中俄邊民互市貿易區,來料加工貿易實現零突破。建設了新遠東國際物流園區,已發展成集水果蔬菜干調出口、水產品進口,國際貨運代理、倉儲、運輸為一體的企業。截至目前,累計周轉貨物16萬噸,出口果蔬萬余噸,出口貿易額達6700萬美元。同時,圍繞中俄同江跨江鐵路大橋建設,著力打造國際商貿物流帶,逐步構筑一體化物流信息網絡平臺,重點發展資源能源、綠色食品、加工業及保稅、邊貿等物流業,形成以國際物流加工和國際貿易為重點的臨岸產業集群,形成公路、水路、鐵路全方位、立體式的跨境物流體系。
區域發展戰略將加快我省經濟發展步伐,必然帶來經濟總量的激增,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費需求的增長,更會帶來城鄉物流的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