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中韓自貿區東風,與韓國隔海相望的山東威海,正成為中韓人員和貨物往來的重要樞紐,每天有2000多人通過飛機和輪船在兩國之間往返。
威海市民王樹志每個月都要往返于威海和韓國之間,他說:“坐飛機50分鐘就能到仁川,比到北京的時間還要短。”
目前,威海至韓國仁川每天有4個航班,旅客流量1000多人次。據威海邊防檢查站工作人員介紹,今年已查驗出入境旅客達到35余萬,相當于前兩年的旅客總量。
記者在威海港客運碼頭看到,不少人正在購買去韓國仁川、平澤等地的船票。得益于每周6班往返威韓之間的客輪,這里每天運送游客將近1000人。
威海與韓國一衣帶水,海上距離僅有240海里,航行時間13個小時,基本實現“朝發夕至”。威海已成為中韓海上航線最密集的城市,海上客運運力占全國一半以上。
在威海港碼頭,物流的運輸更加繁忙。一輛輛汽車正在往岸上卸載從韓國進口的服裝、化妝品等貨物。在完成海關、商檢等程序后,這些貨物將通過物流送到中國各地。
據威海青威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操作部副經理劉明科介紹,今年前9個月,威海港對韓吞吐量同比增加10%以上,其中威海至仁川線貨運增長20%,大量手工藝品、玩具等小商品從威海走出國門。
劉明科說:“韓國航線繁忙,一方面是因為港口提高了運輸能力,更是因為中韓自貿區帶來的效應,越來越多廠商選擇把威海作為進出韓國的首選通道。”
去年6月,中韓自貿協定正式簽署,并將威海和韓國仁川自由經濟區作為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允許兩地在中韓自貿區框架下開展地方經濟合作方面,發揮示范和引導作用。目前雙方已在擴大韓國商品集散地規模、加強口岸互聯互通建設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在威海市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片占地近100萬平方米的威海國際物流園已拔地而起。據其總經理陳立生介紹,該園區將充分利用威海至仁川“海運的價格,空運的速度”,把威海打造成韓國商品分撥中心和中韓跨境電商基地,搭建中韓兩國的貿易橋梁。
此文關鍵字:無錫國際貨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