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近日召開的2016年上海交通工作會議上獲悉,“十三五”期間,上海交通運輸行業將堅持管為本、重體系、補短板,著力完善樞紐型、功能性、網絡化綜合交通體系。
“十三五”期間,上海將制定實施“從嚴加強綜合交通管理三年行動計劃”,在城市外圍軌道交通周邊增設1500個具有P+R功能的公共停車泊位,增設1000個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服務網點,并協調推進76條單行道建設,進一步優化中心城區路網結構。
公交優先發展方面,上海將圍繞車輛增購、車站疏散能力、線路通行能力實施擴容改造,有效提升軌道交通既有運營線路運能水平,實現高峰增能2.7%的目標;今年計劃建設25公里公交專用道,下半年開工建設延安路中運量公交系統示范工程;繼續優化公交線路網,新辟調整公交線路150條左右,新辟“最后一公里”線路20條左右;率先在“最后一公里”線路發布公交時刻表,提高運行準點率。
交通重大項目建設方面,推進47個上海市重大交通工程項目建設,總投資額接近600億元。開工建設龍水南路越江等4個公路和市政道路項目;推進216公里軌道交通在建項目,洋山深水港區四期等5個港口航道工程,浦東機場三期擴建等4個機場工程和滬通鐵路(上海段)工程;基本建成滬宜公路、嘉閔高架北延伸、長江西路隧道、杭申線航道4個項目。
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方面,上海將支持推動集裝箱國際中轉集拼業務規模化發展;啟動長江口大型船舶雙向通航研究,探索可操作方案;推動出臺《上海市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條例》;深化航運服務業擴大開放政策,爭取擴大外資船舶管理企業經營業務范圍,完善外貿集裝箱沿海捎帶政策;完善自貿試驗區國際船舶登記制度及配套措施,力爭在中資方便旗船舶回歸上取得突破;支持中國船東互保協會在滬發展,啟動協會落戶上海方案研究;支持上海航交所與在滬金融機構開展合作,探索航運運價衍生品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