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次啟用海關智能機器人:可對“水客”人臉識別
在過去的十一長假,我國出入境的旅客開始逐步增多起來。在珠海,一批首次上崗的海關智能機器人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據了解,這是我國首次啟用機器人輔助海關進行檢查、指引旅客順利通關。海關智能機器人小海:大家好,我是海關機器人小海。歡迎大家來到拱北海關。
像小海一樣可愛的機器人一共有10個,都是珠海拱北海關首批推出的智能機器人,它們配備了專門的海關業務數據庫,儲存了3200多條海關旅檢常見問題,內容涵蓋了海關法律法規、辦事服務指南、通關數據查詢等。如果旅客有疑問,隨時可以向智能機器人尋求幫助。
海關智能機器人投入使用后,對于進出境的旅客來說,不僅對海關監管規定更加了解,同時,在通關的過程中減少了不必要的麻煩,可以更加順利、快速地通關。
依托大數據、智能語音、人臉識別等技術研發的智能海關機器人,不僅為進出境旅客帶來全新的服務和體驗,更重要的是保證了口岸的快速通關與安全。
拱北口岸是我國最大的陸路口岸,今年國慶假期,經這里進出境的旅客預計將超過240萬人次,日均客流量將在34萬人左右。智能機器人投入以后,有效地緩解了海關關員在查驗過程中的壓力。
首批投入使用的智能機器人,對于常見的旅檢通關問題,可以用普通話、粵語、英語等28種方言和語言進行實時翻譯、智能解答。
旅客:哈嘍,小海,出了大廳后在哪里乘計程車啊?
海關智能機器人:通關更快更安全
海關智能機器人小海:你好,出大廳后進入口岸地下廣場,負二層有專門的計程車停靠點。
對于尚未輸入到數據庫中的問題,智能機器人無法解答時,立即會轉接到后臺,由人工為旅客進行解答。今后,智能機器人將不斷完善,輔助海關口岸監管以及打擊走私犯罪。
智能機器人研發團隊負責人王:海關隨時可以去查看到任何一個地點的機器人狀態,包括機器人本身有攝像頭,通過攝像頭、通過后臺,可以查看到旅客的現狀。
可捕捉到水客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