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集運和散運企業經營業績跌得“家都不認得”,油運企業經營業績“蹭蹭蹭”增長;如今,“風水輪流轉”,前兩者正在走出低谷,而油運企業受累于外貿貨物運價下跌開始走下坡路。
上半年,全球經濟回暖,帶動航運市場逐漸走出低谷,無論是集運還是散運市場,相關上市企業的業績都有較大幅度增長。就集運市場而言,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CCFI)上半年均值為828點,同比增長19.8%;就散運市場而言,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上半年均值為975點,同比增長100.62%。
與此相對的是,從油運市場來看,反映超大型油輪運價的典型航線波羅的海交易所TD3指數從年初接近的WS100水平持續下跌,上半年平均為WS62.8,同比下降25.1%;其他中小型原油輪運價同比有不同程度跌幅。成品油市場同樣表現疲軟,成品油LR2、LR1型油輪的WS點數同比跌幅均約20%。
展望下半年,今年世界經濟有望同比增長3.5%,這是近年來最好的經濟形勢。同時,世界經濟中的深層次問題尚未解決,仍然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
在此經濟形勢下,中遠海控(601919.SH;01919.HK)表示,集運市場需求整體向好,但增長面臨不確定性,新交付船舶將帶來運力供給增加,解決供需矛盾仍需時日。
對于散運市場形勢,招商輪船(601872.SH)表示,按往年市場走勢,下半年市場表現總體好于上半年。但鐵礦石、煤炭、糧食運輸需求上半年已超預期發展,因此對下半年的旺季需求是否能夠符合甚至超過市場預期持謹慎態度。
至于油運市場前景,中遠海能(600026.SH;01138.HK)表示,短期內外貿油運市場將持續運力過剩,加之三季度為傳統淡季,市場運價將繼續承受壓力。但從中長期來看,油運市場表現將趨穩定。
集運:繼續改善
中遠海控:協同效應顯現
上半年,中遠海控協同效應日益顯現,各項經營指標同比大幅改善,實現扭虧為盈。中遠海控的集運及相關業務收入為418.27億元,同比增長48.42%。截至上半年,中遠海控集裝箱船隊自營船舶342艘(目前在建船舶31艘),較年初增加30艘,增長9.62%;自營船舶運力達176.46萬TEU,較年初增加11.58萬TEU,增長7.02%。上半年完成集裝箱重箱量999.77萬TEU,同比增長34.86%。
中遠海控表示,之所以取得如此增量,一是由于上半年集運市場形勢回暖、經營情況改善;二是由于去年3月啟動重組整合工作后,中遠海控租入原中海集運集裝箱船投入運營,使得運力規模大幅增加。
上半年,中遠海控旗下集運板塊——中遠海運集運國際航線平均單箱收入為4574.08元/TEU,同比增長19.70%;內貿干線平均單箱收入為1725.52元/TEU,同比下降3.46%。上半年,集運及相關業務成本為386.73億元,同比增長28.03%。隨著重組后協同效益逐步體現,單箱航運成本同比下降2.47%。
上半年,中遠海控較好地把握“規模化、大型化、集約化”這一集運業務發展大趨勢。
4月1日,海洋聯盟航線運行,中遠海運集運與達飛輪船、長榮海運、東方海外(東方海外國際〈00316.HK〉集運子公司)等四方聯盟成員共投入約350艘船舶、350萬TEU,在東西干線及中東紅海線,共同運營41條航線,提供595組港到港直達服務。
7月9日,UBS AG香港分行代表Faulkner Global Holdings Limited(中遠海控全資附屬企業)及上港集團BVI發展有限公司(聯席要約人)宣布確實有意提出自愿性全面要約,按每股現金78.67港元收購東方海外國際的所有已發行股份(要約)。假設要約獲全面接納,中遠海控將收購東方海外國際的90.1%股權,對價為443.57億港元(相當于385.68億元人民幣)。中遠海控旗下的集裝箱船隊運力規模(含訂單)將超過290萬TEU,其在全球集運市場的領先地位將得到加強。中遠海運集運和東方海外國際將繼續以各自的品牌提供全球集運服務,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的同時,挖掘協同效應潛力,共同實現運營效率和競爭力的提升,實現長期可持續增長。
展望下半年,中遠海控認為集運市場需求整體向好,但增長面臨不確定性,新交付船舶將致運力供給增加,解決供需矛盾仍需時日。中遠海控將努力實現全年箱量和收入的較高增長,以及整體效益的大幅改善,同時做好要約收購東方海外國際的各項工作,按照商業計劃推進,爭取盡早落實。未來,中遠海控將朝著“全球第一梯隊的集運和碼頭服務供應商”的目標努力。
東方海外國際:品牌效應彰顯
作為中遠海控收購標的方,東方海外國際在其半年報中對收購一事作如下表態:多年來,東方海外國際通過參與聯盟,以及在每條航線上引入最合適、并多為最大型船舶以達到規模效應。這些措施加上旗下專業員工、客戶基礎、資訊科技系統、對成本效益的專注及強勁的資產組合等,均構成東方海外國際成功的要素。但業界正在快速整合,龍頭企業的運力以百萬TEU為計,要成功運作以爭逐前列,資本規模已是不可或缺。該要約為東方海外國際提供機遇,以中遠海控成員身份,繼續以東方海外國際品牌經營,得以將自身營運模式及企業文化,結合中遠海控包括營運規模、資本基礎、與日俱增的船隊及大量港口投資等競爭優勢。在業界正步入新階段時,兩家企業的聯合將有大好機會,做大做強,繼續鞏固在業界的翹楚地位。
至于具體業績,上半年,東方海外國際貨量同比增長7%,運載率同比上升1個百分點,每TEU收益同比增長8%。
上半年,東方海外國際太平洋航線貨量同比增長23%,而每TEU收益則同比下跌2%。貨量大幅增長,主要是因為東方海外國際通過自身擴展及通過海洋聯盟規模而增添運力。同時,東方海外國際受惠于市場對穩健財務基礎的關注而將更多貨量投放于財力豐厚的航運企業以減低風險。
與太平洋航線類似,上半年,東方海外國際亞歐航線貨量及運費都從去年的歷史低位開始復蘇,貨量同比增長22%,每TEU收益同比改善21%。貨量大幅改善,除因去年基數較弱外,也因為市場開始重視具有穩健財務基礎的航運企業。上半年,東方海外國際從三星重工接收首艘21413TEU型船,命名為“東方香港”號,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船。8月和9月,“東方德國”和“東方日本”交付,其余3艘同容量的新船預期將于明年一季度前全部完成交付。
海豐國際:亞洲區內“王者”
上半年,海豐國際(01308.HK)繼續專注于亞洲區內市場,原因是海豐國際相信亞洲區內市場將繼續保持健康穩定增長。上半年,海豐國際經營59條貿易航線,包括10條通過聯合服務經營的貿易航線及21條通過集裝箱互換艙位安排經營的貿易航線。這些貿易航線覆蓋中國(包括大陸、港臺)、日本、韓國、越南、泰國、菲律賓、柬埔寨、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文萊的63個主要港口。截至上半年,海豐國際經營一支由72艘船舶組成的船隊,總運力達到94882TEU,其中包括47 艘自有船舶(62060 TEU)及25 艘租賃船舶(32822TEU),平均船齡為8.8 年。這72 艘船舶中44艘為1000TEU型船。
上半年,海豐國際海上物流業務于分部間抵銷前賺取的收入同比增長10.8%至5.21億美元,主要由于航運量從去年上半年的1094470TEU增至今年同期的1257301TEU。
散運:走出低谷
中外運航運:業績贏市場
上半年,中外運航運(00368.HK)干散貨運輸部門收益為2.41億美元,同比增長48.1%。其中,運費收入1.50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27億美元);租金收入0.91億美元(去年同期為0.36億美元)。上半年,完成運輸量2087萬噸(去年同期為2047萬噸),干散貨船等價期租租金(TCE)費率為9514美元(去年同期為5562美元),TCE費率高于現貨市場BDI的平均租金水平約一成。
上半年,中外運航運干散貨運輸營運成本為2.34 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00億美元)。今年營運成本增加是因租金費率上升導致經營租賃船舶租金同比增長58.7%及燃油價格上升導致航程成本增長27.2%。同時,營運成本的增加部分被降本增效導致的貨物運輸成本及船舶成本下降所抵銷。
招商輪船:市場超預期
上半年,招商輪船繼續拓展戰略客戶,依托控股股東招商局集團與各大貨主央企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加強與國內大型糧食、煤炭及鐵礦等貨主企業的合作。上半年,招商輪船與央企中鋼集團訂載船舶占其海岬型船隊訂載總數的40%。
上半年,招商輪船注重創新經營,穩健擴張。與招銀租賃完成2艘超靈便型船的合作項目,6月底,長期租入招銀租賃2艘6.1萬DWT級超靈便型船,采取“經營+管理”的模式,擴大經營、管理規模,提升收益。此外,招商輪船根據市場研判制定相應訂載策略,采取多元化訂載、指數與固定運價相結合、短期與近期相結合、長期與短期相結合的方式,提高船隊經營效益。上半年,招商輪船布局全球航線,調整擺位航線和貨種,增加大西洋市場船位比重,依靠環形航線提升經營效益。
展望下半年,招商輪船認為市場繼續復蘇力度和旺季需求存在不確定性,總體運力供應依舊過剩。按往年市場走勢,下半年市場表現總體好于上半年,但鐵礦石、煤炭、糧食運輸需求上半年已超預期發展,下半年的旺季需求是否能夠符合甚至超過市場預期,招商輪船對此持謹慎態度。三季度,鐵礦石創紀錄港口庫存尚待消化,中國進口煤炭政策趨緊等也可能限制市場反彈空間;四季度,季節性需求給市場帶來發展空間,市場上行力度取決于鐵礦石、煤炭等主要貨種海運需求等變化。
寧波海運:生產量超標
寧波海運(600798.SH)的運力均為散貨船,上半年新建的2艘4.95萬噸級散貨船投入營運。截至上半年,寧波海運擁有散貨船20艘、95.65萬DWT。其中,靈便型散貨船16艘、67.75萬DWT;巴拿馬型散貨船4艘、27.90萬DWT。寧波海運主要貨源為煤炭、礦砂、糧食等大宗散貨。
上半年,寧波海運完成貨運量1449.62萬噸、周轉量476.61億噸公里(去年同期同口徑貨運量為951.23萬噸、周轉量為295.21億噸公里),同比分別增長52.39%和61.45%,分別完成年度計劃的59.83%和65.23%;水路貨物運輸業務實現收入5.96億元,同比增長80.52%,為年度計劃的62.50%。
寧波海運目前已經形成一支以靈便型和巴拿馬型船為主、船齡較輕、國際國內并舉、具有一定競爭力的散貨船隊。截至上半年,寧波海運船隊平均船齡為14.05年。
太平洋航運:最低潮已過
太平洋航運(02343.HK)在半年報中表示,散運市場狀況自去年有所改善,并相信當前散運市場周期的最低潮已經過去。
上半年,在散運方面,太平洋航運的虧損降至630萬美元(去年同期為虧損6040萬美元),同比改善90%。太平洋航運的小靈便型和超靈便型散貨船的TCE費率分別高于市場指數20%及11%。
上半年,太平洋航運的最后一批新造散貨船已獲交付,并開始購買二手船。截至上半年,太平洋航運營運中的自有船隊數目擴至101艘,整體上營運約250艘散貨船;于下半年的收租日數中,太平洋航運的小靈便型及超靈便型散貨船分別已有57%及80%按日均租金8360美元及9830美元獲訂約。
金輝集團:賣船還貸款
雖然散運市場正在向好,但之前低迷時期實在太久。上半年,金輝集團(00137.HK)經營似乎出現問題,雖然業績同比大幅增長,但仍出售5艘船舶(4艘超靈便型船及1艘靈便型船),總價為6300萬美元,用于償還船舶按揭貸款。
油運: 外貿下跌
中遠海能:以內貿補外貿
上半年,中遠海能實現外貿運輸收入約31.50億元,同比下降約20.91%,其中實現毛利率約為20.22%,同比減少約12.56個百分點。實現內貿運輸收入約14.47億元,同比增長約12.95%,其中實現毛利率約39.24%,同比減少約3.95個百分點。
上半年外貿油運市場運價同比下跌。為此,中遠海能采取如下措施應對:一是調整期租、入POOL經營和自營比例。二是在內貿收益高于外貿市場的情況下,將部分外貿運力改投內貿市場。三是為國內外大型石油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運輸服務取得建設性合作成果。
中遠海能表示,短期內外貿油運市場過剩將持續運力。從中長期看,全球油輪運力需求將持續增長,尤其受美國原油出口大幅增加、中國等亞洲國家進口需求強勁增長的影響,長距離運輸需求將持續增加。同時,隨著環保要求日益嚴格以及老舊油輪營運成本帶來的壓力,未來幾年很多老齡油輪可能被拆解,屆時市場供求關系將發生變化。沿海油運市場方面,隨著中國管道建設和大碼頭建設進度加快,地煉油品運輸物流結構發生改變,進口原油國內水運中轉需求或將進入下降通道,但受益于中國進口原油“兩權”放開政策,原油水上運輸需求還會穩中有升。總體而言,未來沿海油運市場將保持穩定。
招商輪船:市場短期利空
上半年,招商輪船油運業務營業收入為26.59億元,營業利潤為5.63億元。毛利率沒有公開數據,《航運交易公報》記者根據已公開數據初步估算為21.17%,這樣的話,毛利率同比(去年為49.69%)下降28.52個百分點。
在這樣的低迷市場下,招商輪船堅持一貫的大客戶和COA戰略。上半年,招商輪船與中石化的長期原油運輸合同執行情況良好,VLCC船隊與央企石油企業在即期市場上訂載同比繼續增加,占總訂載航次比例超過70%。在保持如上優勢的情況下,招商輪船深化全球運營,加強西部市場開拓,中東西向航線和全球大三角航線運營繼續對穩定和提升經營效益起到關鍵作用。
展望下半年,招商輪船認為油運市場將繼續承壓。三季度,OPEC減產延續、新運力繼續大量投入使用多等因素,造成市場整體供需結構惡化。
四季度,對于冬季市場反彈力度,招商輪船持謹慎態度,主要因素如下:中國戰略儲備原油增量;西非、美灣、歐洲至遠東長航線貨載量;原油期貨貿易機會促成VLCC浮艙需求。供應方面,市場低迷疊加環保要求,老舊油輪的退出/拆解預計可望增加。